给“剧透”按下静音键—从米某科技诉陈某案看游戏秘密的司法盾牌
2025-10-11   |   发布于:赛立信

“内测服又爆料了!”在游戏圈,一句看似兴奋的喊话,背后可能是数亿元的商业损失。


(图文无关仅作配图参考)

2024年,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审理的“米某科技诉陈某‘剧透’游戏未公开角色案”,为全国首例对“提前泄露未实装角色”适用诉前行为保全+商业秘密全额赔偿的判决,给热衷“拆包”“偷拍”的内测玩家和灰产链敲响了警钟。


一、案情速写:签完保密协议却偷拍7名角色

米某科技运营的现象级手游靠“版本迭代+角色空降”保持热度。为防泄密,公司招募核心玩家签署保密协议进入封闭测试。

陈某作为内测成员,擅自对7名尚未上线角色的实机形象、技能特效与数值进行偷拍、录屏,并分多次发给第三人。

米某科技发现后,48小时内向法院申请诉前行为保全,随即提起商业秘密侵权之诉,索赔经济损失。


二、裁判逻辑:三步认定“未公开角色=商业秘密”


1. 秘密性——角色动态画面与技能数据经组合设计,不为公众所知悉;

2. 价值性——角色通过版本更新集中释放,能持续拉升用户活跃与流水;

3. 保密性——公司采用封闭测试、保密协议、水印追溯等多重措施。


法院据此确认涉案信息构成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九条所指“经营信息商业秘密”,裁定陈某立即停泄,并判赔50万元。


三、行业痛点:一条偷拍视频如何“吃掉”数亿投入


- 热度被提前透支:

角色技能一旦外泄,官方宣传期话题度锐减;


- 竞品快速复制:

素材遭搬运至海外同类游戏,缩短原创生命周期;


- 灰产链变现:

偷拍资源被剪成“爆料视频”在短视频平台吸粉,广告收益落入私囊。


四、判决亮点:诉前保全+全额赔偿的“双杀”


- 48小时禁令:法院首次将“拆包剧透”纳入紧急保全范围,阻断二次扩散;

- 赔偿到位:50万元含经济损失与合理开支,对内测“泄密黑产”形成有效震慑;

- 终身禁泄:即便角色后续公开,陈某仍负有永久保密义务,防止“老料新炒”。


五、合规指引:游戏公司如何把“惊喜”留在上线日


1. 保密梯度:核心角色仅限员工+高管级玩家测试,次级内容再扩大范围;

2. 技术水印:对测试包植入隐形ID,溯源泄露源头;

3. 责任连带:与主播、内容创作者签订“提前曝光违约金”,提高违规成本;

4. 快速维权:发现泄露即刻申请行为保全,抢占48小时黄金窗口。


六、结语:让“惊喜”回归游戏


玩家期待的是按下召唤按钮那一刻的惊艳,而非提前被剧透的索然无味。

米某科技案的判决向行业宣示:创意投入值得被尊重,算法可以拆包,但法律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提前掀桌的人。

守住商业秘密,就是把最闪耀的角色留给正式上线的那一刻,也是让游戏的快乐不被偷走的最好方式。

END


数据来源:赛立信知识产权研究组

编辑:刘慧欣

审核:曾婷婷

责编:李倩宇

监制:张月红

分享
赛立信集团总部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

电话:020-22263200,020-22263284

传真:020-22263218

E-mail:smr@smr.com.cn



                
赛立信旗下网站
关注赛立信
免费咨询顾问一对一服务
请留下您的电话,我们的咨询顾问会在当天(工作时间)直接和您取得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