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塑增长逻辑:低速增长下的运营商新命题
2025-04-30   |   发布于:赛立信通信研究

本文已在《通信世界》2025年4月25日第8期发表


中国电信行业正迎来增长模式的深刻调整。过去,运营商依托用户规模扩张和新兴业务拉动,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健增长,但这一模式在2024年及以后正面临新的考验。

新兴业务的增长动能是否足够持续?基础业务是否仍有新的价值空间可供挖掘?可以明确的是,面对行业增速放缓的现实,运营商增长的逻辑已不再是过去的简单延续,而是需要在存量市场、技术变革与价值经营中寻找新的平衡点。

如何在低速增长环境中调整增长动能?如何借助AI、云计算等技术变革找到新的支撑?如何在基础业务延展中开辟新的增长空间?这些问题或将成为运营商重塑未来竞争力的关键。


适应低速增长:关注增长动能的结构性调整


2025年,运营商面临的首要挑战是行业增速的放缓。回顾过去几年,中国电信行业曾经历一段高速增长的“黄金期”,电信业务收入增幅长期保持在高位,并在多数时间内领先GDP增速,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。然而,到了2024年,行业收入增量与增速大幅下滑, 首次以明显差距落后于GDP增速,行业增长动力显著减弱。


传统业务需求疲软无疑是行业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,但新兴业务收入增速的急剧放缓才是导致2024年行业整体增速迅速下滑的核心原因。从行业层面看,自2023年以来,新兴业务收入增速明显放缓,尤以云计算为甚,其增速从2022年的118.2%骤降至2024年的13.2%(图2)。从运营商角度看,自2023年起,产数和DICT业务增速大幅放缓,拖累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主营收入增速持续下滑(图3)。新兴业务走过快速扩张的前期阶段,未能提供足够的持续增长动能,使电信行业面临更大增速压力。



未来这一趋势是否持续尚未可知,但可以确定的是,依赖单一业务驱动的高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,运营商亟需重新审视增长动能。尽管新兴业务对未来增长至关重要,但回顾近年增收路径可见,基础通信业务仍是运营商行稳致远的支柱(图4)。虽然各家运营商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,但相同的是,基础业务仍在整体收入结构中占据核心地位,并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企业经营的稳定性。各家运营商需要意识到,在新兴业务增长进入更复杂阶段的背景下,唯有基础业务稳固,才能为新增长曲线的拓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

拥抱技术变革:AI浪潮催生的新潜能


新兴业务增长势头在2024年明显放缓,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发展已触及天花板。相反,随着AI等新一代技术的快速演进,新的机遇正加速涌现。其中,智能算力被视为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之一。IDC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同比增长74.1%,远超同期通用算力的增幅(图5)。市场规模则达到190亿美元,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552亿美元。


2025年开局,DeepSeek等国产大模型的突破加速了AI的普及进程,同时推动算力需求格局重塑。过去,算力需求主要集中在AI模型训练环节,而如今,训练算力增速放缓,推理算力需求正在成为新的增长核心。IDC数据显示,预计到2028年,中国AI服务器推理工作负载占比将从当前的65%提升至73%。同时,AI推理任务正从集中式数据中心向终端和边缘侧迁移,使得算力架构从传统的超算中心模式,向“智算中心+边缘计算+端侧AI”模式加速演进。


从产业趋势来看,未来算力市场的增长重心将由训练算力转向推理算力和边缘算力。对于运营商而言,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传统数据中心的业务模式需要调整,也带来了全新的市场机遇。如何在智算、边缘算力和端侧AI生态中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业务模式,将成为未来竞争格局中的关键变量。


算力需求的变化,也进一步拓展了运营商的可为空间。在应用层面,AI推理算力需求的增长,正在推动多个行业智能化升级。例如,在智能制造领域,工厂生产线正引入AI质检、智能调度等能力,对边缘算力的需求明显上升;在智慧城市建设中,交通监控、公共安全管理等场景的实时AI分析,也需要本地算力支持。此外,车载AI正在成为新兴算力的重要应用场景,自动驾驶、智能座舱等功能的演进,要求车端具备更强大的实时计算能力,对车路协同算力的优化提出更高要求。


在这些趋势下,运营商需要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服务能力进行深度布局。一方面,依托现有的数据中心资源,升级智算中心,满足企业级AI推理应用的低延迟、高吞吐需求。另一方面,借助5G与边缘计算的结合,构建分布式算力节点,为自动驾驶、工业互联网、智慧医疗等行业提供定制化AI算力支持。此外,在端侧AI市场,运营商可以通过与终端厂商、AI芯片企业合作,推出面向消费者的智能终端算力优化方案,推动算网融合新模式落地。


未来,算力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纯的资源堆砌,而是智能化调度、分布式部署和行业深度融合的较量。对于运营商而言,算力结构的升级不仅提供了基础设施层面的突破,更将成为新兴业务增长的新支撑点。运营商的核心机遇在于如何利用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,打通算力供需通道,在新一轮AI应用浪潮中占据主动权,并重塑新兴业务的增长模式。


把握存量空间:探索基础业务新支点


算力市场的变革为运营商的新兴业务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,但我们始终认为,夯实基础业务仍然是运营商保持长期稳健增长的关键。如果说算力升级和AI技术的普及让运营商看到了未来增长的可能性,那么基础业务的演进和深化,则决定了这一增长能否真正落地。相比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,基础业务始终是运营商最坚实的支撑,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,如何通过融合创新,挖掘更广阔的存量增量空间,是运营商下阶段需要重点思考的方向。


家庭市场是基础业务新空间的主要承接点。过去,家庭市场的增长模式主要依赖用户规模扩张,而如今,随着市场趋于饱和,增长逻辑正从“用户增量”向“价值增量”转变。FTTR(全光Wi-Fi)的大规模应用,标志着家庭宽带市场从基础连接向高质量体验演进,用户对于网络稳定性、智能化管理、低时延服务的需求正日益增长。这不仅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提速升级机会,也为其叠加智能家居、云存储、家庭安防等增值服务创造了空间。

另一方面,ToC和ToH市场的边界正在模糊,家庭算力、端侧AI等新要素的加入,使得家庭网络正从单纯的“接入服务”向“算网融合”演进,如何将AI助手、云计算、边缘存储等应用嵌入家庭网络,将成为提升用户黏性和ARPU值的重要手段。此外,权益叠加模式的兴起,也让运营商有了更多价值经营的可能性。从视频会员、云存储到智能硬件组合,如何通过“通信+内容+服务”的方式打造差异化竞争力,同样将是下一阶段家庭市场运营的核心命题。


与此同时,商企市场正在成为运营商基础业务的新支撑点。中小企业的需求介于家庭用户和大型企业之间,既需要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,又希望获得高性价比的数字化服务。传统的商企市场以宽带专线、VPN接入等基础连接业务为主,而如今,“网络+云+AI”的模式正成为新的增长方向。运营商可以借助AI+SaaS,帮助中小企业获得低成本的数字化工具,例如智能客服、数据分析、远程办公系统等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,视联网AI 正成为运营商布局商企市场的重要抓手。基于AI的视频分析能力,运营商可以为沿街商铺、楼宇企业等场景提供智能监控、客流分析、远程管理等一系列服务,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运营效率。相比传统专线业务,融合AI、云计算的智能方案不仅能够增强运营商在B端市场的竞争力,也能带来更稳定的收入增长点。


无论是家庭市场还是商企市场,基础业务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。从单一的“连接提供者”到“融合创新的服务商”,运营商需要在网络能力的基础上,进一步拓展AI、云计算、视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。未来的竞争,将不再是单纯的网络比拼,而是围绕用户需求、行业应用、生态协同展开的综合竞争。如何通过技术融合和价值经营,持续拓展基础业务的市场空间,或许将成为决定运营商长期增长韧性的关键。


总的来看,运营商的增长模式正经历从扩张式发展向精细化运营的深刻转变。这一过程中,基础业务的价值被重新定义,新兴技术的落地空间逐步打开,存量市场的经营逻辑也在不断演进。但更长远来看,技术变革的速度往往超出预期,产业融合的边界也在持续拓展。运营商不仅需要适应当下的调整,更要在新旧动能交替的过程中,保持战略定力,持续探索业务创新的可能性。在未来的不确定性中,如何建立更具韧性的增长模式,如何在技术演进和市场需求变化之间找到更优的结合点,或许才是决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。


-END-

赛立信通信研究出品


作者:

邱欢欢

赛立信通信研究部 总监
10年以上通信研究服务经验,专注于通信市场全业务发展研究、标杆研究、策略研究、架构流程研究等,擅长智慧家庭、个人市场、中小企市场等通信专项研究。

更多资讯及合作敬请垂询我们:
电话:020-22263635
邮箱:selection@smr.com.cn

分享
赛立信集团总部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

电话:020-22263200,020-22263284

传真:020-22263218

E-mail:smr@smr.com.cn



                
关注赛立信
免费咨询顾问一对一服务
请留下您的电话,我们的咨询顾问会在当天(工作时间)直接和您取得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