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全网最低价”还能喊多久?
2025-07-23   |   发布于:赛立信

一、征求意见来了:极限话术被点名

2025年6月10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《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其中第二十七条和第二十八条首次将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价格比较”纳入虚假宣传,并直接点名“全网最低价”“全年最低”等极限词。

图文无直接关联

这意味着,主播如果拿不出可验证的第三方比价证据,就会被认定为违反《广告法》第28条;若同时攀附他人商标或专利,则触发《商标法》《专利法》乃至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的多重责任。


二、真实判例:三句话让主播赔120万


01商标侵权型——“GU*CI同款”案

2024年11月,广州互联网法院(2024)粤0192民初34××号判决:某头部主播在8场直播中47次使用“GU*CI同款”“工厂尾单”,销售199元手袋。

法院认定构成商标侵权及虚假宣传,判决主播及MCN机构连带赔偿古驰120万元,并在首页连续15日刊登声明。

极限话术+傍名牌,一句“同款”直接踩中《商标法》第57条。


02专利夸大型——“诺贝尔同款美白笔”案

2025年3月,杭州互联网法院(2025)浙0192民初12××号判决:主播把普通LED冷光仪宣称为“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唯一授权专利”,并伪造已失效外观专利号。法院认定构成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8条虚假商业宣传,顶格罚款80万元。

“专利”二字不是营销形容词,“未授权谎称取得专利权”已列入《广告法》第 12 条禁区。


03虚假比价型——“7980 元名酒只要 998”案

2024年12月,北京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一起直播虚假比价:商家先在商城挂出 7980元“钓鱼价”,再由主播直播砍价至998元。

执法人员认定属于价格欺诈,涉事公司被警告并罚款30万元。


三、平台连带责任边界正在收紧


  • 身份穿透:杭州互联网法院2023年“虚拟主播带货案”中,AI 主播开发者与运营机构被判共同担责,平台因未及时下架被行政处罚。
  • 算法过错:某MCN利用算法虚构观看数据,法院认定平台对算法推荐产生的虚假宣传承担过错推定责任。
  • 场外交易:快手主播许某诱导用户微信私下交易假手机,法院判主播三倍赔偿,平台因事前已禁场外交易并封号15日,最终免除连带责任。


结论:平台若未尽到“资质审核+实时监控+事后留证”义务,将与主播、MCN形成“连带责任共同体”。


四、合规3×3清单:极限词如何合法说


直播前

1. 建立“商标+专利+价格”三重关键词库,直播脚本 AI 预审;

2. 引入第三方比价 API(慢慢买、什么值得买)实时校验;

3. 对高粉主播实行“直播话术预审查”并留痕。

直播中

1. 语音识别 30 秒内弹窗提示“最低价”“唯一专利”等极限词;

2. 设置“一键举证”按钮,主播可即时上传授权书、专利证书;

3. 直播大屏公示可比价链接,消费者一键跳转验证。

直播后

1. 7×24小时售后绿色通道,先行赔付上限1万元;

2. 区块链固化直播流与交易数据,确保溯源;

3. 建立“红黑榜”:失信主播限制从业,守信主播流量加权。


结语

极限话术不是流量密码,而是侵权导火索。监管办法已进入90天倒计时,谁先完成合规基建,谁就能在下一轮直播红利中安全起飞。


END


数据来源:赛立信知识产权研究组

编辑:刘慧欣

审核:曾婷婷

责编:李倩宇

监制:张月红

分享
赛立信集团总部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

电话:020-22263200,020-22263284

传真:020-22263218

E-mail:smr@smr.com.cn



                
关注赛立信
免费咨询顾问一对一服务
请留下您的电话,我们的咨询顾问会在当天(工作时间)直接和您取得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