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当旋律遇见法律
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创意表达之一,但在数字时代,一段15秒的短视频BGM可能引发千万级版权纠纷,AI翻唱让“声音权属”成为焦点,元宇宙演唱会正重新定义音乐IP的价值。
2025年世界知识产权日以“知识产权和音乐:感受知识产权的节拍”为主题,提醒我们:每一段动人旋律的背后,都有一套精密的产权体系在守护创意生态。
一、音乐产业的“知识产权三重奏”
01版权(著作权):音乐创意的基石
① 词曲版权:保护旋律和歌词的原创表达
- 案例:周杰伦翻唱《牡丹江》被判侵权
2018年,周杰伦在演唱会上翻唱了《牡丹江》(原唱:南拳妈妈),但由于未事先获得词曲版权方(创作者:方文山、詹宇豪)的授权,被版权方起诉。法院认定,即使周杰伦是演唱者之一,但商业演出仍需获得完整授权,最终周杰伦团队支付赔偿并补办许可。
关键点:即使是原唱者翻唱自己的歌,若词曲版权已转让,仍需获得授权。
② 录音版权:保护录制完成的“固定版本”
- 案例:网红盗用未授权录音被平台下架
2023年,某短视频网红使用了一段未授权的《星辰大海》(原唱:黄霄雲)录音作为背景音乐,发布了一条获赞超百万的带货视频。版权方发现后,向平台投诉,该视频被强制下架,网红需赔偿3万元版权使用费。
关键点:即使你买了正版歌曲(如QQ音乐会员),商用仍需单独获得“录音权”授权。
③ 新兴争议:AI训练数据是否构成侵权?
- 2024年《AIGC版权白皮书》界定规则
白皮书明确规定:
- 合法使用:AI公司训练模型时,若使用的音乐数据来自已授权的版权库(如购买商用数据集),则不构成侵权。
- 侵权情形:若直接爬取网易云、Spotify等平台的未授权歌曲训练AI(如某AI翻唱软件盗用周杰伦全专辑数据),则需承担法律责任。
02商标权:音乐的商业“声音印记”
① 声音商标:用声音标记品牌
- 英特尔“灯!等灯等灯”
1994年,英特尔为其广告配乐(由作曲家Walter Werzowa创作)注册了声音商标。这意味着其他公司若在电子产品广告中使用相似旋律,可能被起诉侵权。
- 米高梅“狮子吼”
自1924年起,米高梅电影片头的狮子吼声(实际录制于纽约动物园)成为其专属商标,未经许可使用可能面临高额索赔。
② 演唱会IP:名称和视觉元素的商标保护
- 五月天“人生无限公司”巡演商标布局
2017年,五月天团队在巡演启动前,将“人生无限公司”名称、荧光棒设计、舞台视觉元素等在中国、美国、欧盟注册了45类商标,涵盖演出、周边商品等领域。此举成功阻止了某深圳厂商盗版演唱会T恤的销售。
03邻接权:容易被忽视的“幕后英雄”
① 表演者权:保护现场演出
- 案例:未经许可直播演唱会被告
2022年,某粉丝在张杰演唱会上用手机直播全场,被版权方起诉。法院认定,演唱会现场表演的“实时画面和声音”属于表演者权,个人直播需获主办方授权,最终该粉丝赔偿1.2万元。
② 广播组织权:电台/电视台的播放权限
- 案例:某地方电台播放周杰伦歌曲被追责
即使电台已购买中国音著协(MCSC)的年度许可,但若超出协议范围(如播放未授权的海外版专辑),仍需单独向版权方付费。
二、音乐侵权的“高危雷区”
▶ 案例:采样纠纷——《野狼Disco》侵权事件
- 事件经过:
2019年,《野狼Disco》使用了一段芬兰音乐人Vilho Ihaksi创作的《More Sun》作为伴奏。尽管宝石Gem团队声称已花99美元购买Beat分轨,但后续发现该授权仅限“非商用”,而《野狼Disco》在商业演出、广告中大量使用,最终版权方索赔千万。
- 法律焦点:
采样需明确授权范围:“非商用”(个人创作)≠“商用”(商业发行/演出)。
▶ 案例:短视频平台的“BGM狂欢”
- 事件经过:
2024年,某带货主播使用《孤勇者》作为背景音乐,视频播放量破亿。版权方(腾讯音乐)起诉后,法院认定:即使主播未直接盈利,但视频带有商品链接,属于“间接商业用途”,判赔50万元。
- 平台责任:
抖音/快手等需建立“版权曲库”,未授权BGM自动静音。
▶ 案例3:AI翻唱的“灰色地带”
- 事件经过:
2023年,某用户用AI模拟孙燕姿声音翻唱《发如雪》,播放量超500万。孙燕姿团队主张:
❖声音权:AI使用其声音特征需授权;
❖改编权:翻唱需向词曲版权方付费。
最终平台下架视频,并建立“AI翻唱需标明技术来源”新规。
三、音乐人必备的“知识产权生存指南”
01确权阶段:从创作完成那一刻就开始保护
版权登记:
- 在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(MCSC)或省级版权局登记词曲作品(费用:300-500元/首)
- 案例:独立音乐人张某未登记作品,后被某选秀节目盗用,因缺乏权属证明维权困难
区块链存证:
- 使用腾讯“至信链”、阿里“蚂蚁链”等平台,实时上传创作底稿(费用:10-50元/次)
- 优势:存证时间精确到秒,可作为法庭证据
02用权阶段:商业使用的“避坑法则”
授权三件套:
新兴场景特别提示:
- AI翻唱:需同时获得原声音特征授权(如孙燕姿AI案)
- 元宇宙演出:在虚拟场地表演需额外获得“信息网络传播权”
03维权阶段:侵权发生后的应对策略
取证三板斧:
① 网页取证:使用“权利卫士”APP一键录屏(带时间戳)
② 现场取证:公证处全程录像(费用:1000-2000元)
③ 链上存证:侵权内容哈希值上链
维权路径对比:
赔偿计算窍门:
- 按权利人损失:如歌曲商用授权费的5倍
- 按侵权人获利:如带货视频总销售额的10%
- 法定赔偿:法院酌定(通常500-50万元)
结语:让创新的旋律永不中断
当你在深夜写出那段动人的旋律,当你的作品被千万人传唱,请记住——
知识产权不是束缚创意的枷锁,而是让音乐持续生长的阳光雨露。
在这个世界知识产权月,我们邀请你:
✅ 检查作品版权登记状态(MCSC官网3分钟可查)
✅ 商用前确认“授权三件套”是否齐全
✅ 遇到侵权时勇敢说“不”(保留证据可获专业法律援助)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16号财富广场东塔18楼
电话:020-22263200,020-22263284
传真:020-22263218
E-mail:smr@smr.com.cn
赛立信研究集团 2017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16 smr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粤ICP备:11102332号